我們要接著介紹「室內配水」的主題,這可是許多人在裝潢過程因為不了解或疏忽而最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像是:「我家水管怎突然爆了?!」、「樓下鄰居家漏水了,於是我就被告了!」或是「去朋友家洗澡水量好大好舒服,為何我家都不行!?」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往往不發生則已,一旦發生,後果通常伴隨著數不清的麻煩事與龐大的金錢損失,值得大家好好地了解一番,本期我們就先從「給水」開始介紹吧!
在認識給水配置重點之前,我們先從建築物水的源頭開始說起,一般來說,不論是老屋還是新成屋,透天厝、華廈和大樓式的建築,水會從自來水公司的主管線配送到頂樓的水塔或蓄水池,然後依照戶數分管接出來後,各自設置水錶以供用水計費之用,然後從水錶延伸至各戶(通常是後陽台),差別只是在於透天厝與年份較久的老屋多將管線埋藏於柱子中,若需大改動則會以顯露在外的「明管」重新配接將水送至家中;而華廈、大樓與較新的建築則透過事先規劃好的管道間利用主管線從頂樓向下並分管至各樓層各戶,而裝潢所說的配水,大部份都是指水配送到各戶之後,如何規劃管線走向至各空間的工作。
另外,配水不僅僅是只針對「給水」,還包含「排水」的部份,對於新成屋來說,除非屋主有更改浴室或廚房空間位置的想法而需重新配管,否則通常建設公司已配好所有給水、排水管線,直接使用即可,頂多將水龍頭、淋浴設施、馬桶等設備更換成自己喜愛的款式;而老屋則很多會是除了更改空間配直需求考量外,也會因為管線老舊進行更新作業而進行配水規劃。
以給水管線配置來說,基本為「由上往下」、「從大到小」的原則作規劃,才能確保水壓的充足,其它的重點分別介紹如下:
● 規劃原則:所有給、排水管線都是配置在牆壁與樓板中,因此在施工前就須仔細規劃,事後才發現有錯要修正是很勞民傷財的,因此很考驗一位設計師或水電師父的功力,規劃原則是距離越短越好,盡量不要過多的轉折;且規劃時須先確認好熱水管的走向,然後是糞管、排水管,最後才是冷水管,在管線安排路徑時,除非不得已,盡量不要有冷、熱水管交錯重疊的情形,所以這是一件相當繁瑣的工作,在配置規劃上是一門很專業的學問,除了須交由專業設計師進行之外,施工時由專業的監工人員把關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不可能在百忙之中親自監工,就算可以專業度與知識也不足。
● 冷熱有別:通常冷水管線都使用塑膠管,熱水早期採用生鐵管,但由於生鐵管會生銹,因此現在多採用「不銹鋼壓接被護熱水管」,各位在家中重配熱水管時也可詢問設計師或水電師父是否確實採用此種熱水管?以確保日後使用的安全性與年限;另外,在配置上盡量避免冷、熱水管壓線重疊的情形,若因路線規劃無法避免,則要以「冷水管在上,熱水管在下」的方式配置,且兩者之間要加上墊片以免日久因熱水溫度而造成冷水管變形損壞。
● 水電區隔:雖然水與電線各有各的管線,但若是可以,在規劃時盡量水管與電管不要交錯重疊,以確保長期使用上的安全。
● 位置有序:以給水來說,由於各管線的最終是銜接水龍頭、馬桶等設備,因此因應不同的設備,冷、熱水管的出水口位置就會有不同的配置,像是:基於人體工學,廚房和浴室的洗槽高度為85公分左右,因此這兩處的冷熱水管出水口一般會配置在離裸地(未上水泥沙的地面)高50到55公分的牆上;淋浴間的冷、熱水管出水口會在離裸地高80到85公分的牆壁上;而馬桶的冷水管出水口則配置在離裸地高20到25公分的牆壁上,這些其實都是藏在細節裡的魔鬼,說起來很簡單,但一般的消費者卻不一定知道並且會注意,就很容易出問題。
綜合上述,就是在室內裝潢進行完拆除工程後,通常會進行的配水配電的階段,其中的「給水」部份的重點介紹,我們從中不難發現,由於管線都藏在牆壁裡,如果設計師事前沒有清楚說明(通常都不會),而我們自己又不懂沒概念,不知道該在施工過程中加以確認注意,再加上許多人為了省錢不願意支付監工費請專業的監工人員把關品質,若碰到專業有良心的施工團隊那倒罷了,但若遇到的是不優的團隊,小則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大則爆水管然後家中淹大水、甚至漏水影響到下方鄰居,於是金錢與司法糾紛便就降臨在頭上,令人痛苦不已,所以要特別小心。
資料來源:匠觀
台中外牆清洗 台中裝潢拆除 台中玻璃清洗 台中大樓清洗
|